close

    國文習作四

一、      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─杜十娘

(一)遭遇與變化

  杜十娘本是青樓女子,且極為美艷動人,多少富家巨室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,然而杜十娘專情於李甲,為了和他遠走高飛,除了和鴇母撕破臉外,更因為李甲遲遲無法湊足三百兩,杜十娘自掏腰包出了一百五十兩,費盡千辛萬苦,終於湊足了三百兩。

  當杜十娘正沉浸在可和愛人遠走高飛常相守之際,卻沒料到有一場在難將降臨於她,孫富貪戀於杜十娘的美色,同時也抓到李甲既害怕父親又貪財得性格,故假藉為了李甲一家的家庭和諧,但實際上是為了得到杜十娘,而李甲也就這樣答應了孫富的條件。

  杜十娘萬萬沒想到,自己深愛的男人,就為了那區區一千兩銀子,而放棄兩人之間的愛,悲憤之餘,杜十娘向李甲揭示了自己多年來所累積的財富,隨後便隨著這些財物,投江自盡。

(二)分析

  杜十娘雖為青樓女子,但其對愛情的堅定,是任何人都無法比較的,李甲表面上雖說自己深愛著杜十娘,但在孫富的煽動下,也讓人看出,李甲對於杜十娘曾是青樓女子仍然相當介意,而李甲其貪財的行為,在杜十娘對愛情的真誠映照下,更顯得無恥卑微。

  這個社會對於女性從事性產業的歧視太深了,他們種認為這樣的女性水性楊花,認為她們薄情,但其實這些女性其最終的願望,便是從良,就和杜十娘一樣,渴望從良,跟著自己的愛人一起生活,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會比一般人少,甚至更為堅定。

  杜十娘此角色的性格和地位的對比,狠狠地打了這社會上對青樓女子有所歧視的人一巴掌,杜十娘的地位在現今社會備受歧視,但她的性格在現今的社會卻是最難得可貴的,即使是青樓女子,也有忠貞的一面,沒人該因她的職業而備受歧視。

二、墮胎者─殊殊

  (一)遭遇與變化

  與初戀拓普在一起約九年,兩人的關係走到了不是結婚,就是分手的階段,然而殊殊不想成為婚姻動物,他們選擇分手,卻沒想到,在分手半年後,彼此認為早已對對方沒了感覺,但卻在進了兩人往日的住所時,兩人竟再度發生關係。

  而這意外的關係,讓殊殊懷了拓普的孩子─小雞心,但殊殊沒讓拓普知道,也沒打算將小雞心生下來,她把小雞心墮了,對殊殊而言,小雞心的意義重大,它代表的不是一個生命(畢竟它也才成孕三十七天,連性別都沒生成),但卻代表了一份關係─和拓普的關係,小雞心的離去,代表和拓普關係的結束,也代表著毀滅,同時亦代表著一段新戀情、一份新關係的開始,更代表誕生,從毀壞中誕生,誕生新的殊殊。

  墮胎後的殊殊,在網路上認識了浩肆,而浩肆在酒吧裡和女人的對話,開啟了殊殊對他的傾慕,殊殊再度懷孕了,這次是浩肆的孩子,但她仍沒打算告訴浩肆,因為她害怕,害怕浩肆的反應有可能會使脆弱的她再度受到傷害,況且她對於浩肆對她的感情也沒有絕對的把握,而她也打算將孩子墮了,並在墮胎後,告訴浩肆有關小雞心的故事,她認為如果浩肆能在聽完小雞心的故事後,若能沒被嚇跑,而是給她一個更深更溫柔的吻,那麼他們應該就會在一起,對於殊殊而言,這是小雞心留給她的遺產─以它的尺度,丈量戀人的品格與風度。

  (二)分析

  墮胎,在傳統的社會中,被視為是敗壞道德的行為,就如同文本中「殊殊」這名字代表了壞掉的血、死去的愛、「衰毀的道德」。被墮掉的,無論是否已生成為生命(或許它只是個受精卵),社會總會對它給予無限的憐憫,而對於墮胎者,這社會除了鄙視、咒罵外,似乎就沒有太多的感受了,諒解、憐憫都顯得多餘且不值得。

  但若兩人的關係是穩定的、你情我願、孩子的到來是備受期待的、環境狀況允許,撇除所謂的優生學,試問,會有人想將孩子墮掉嗎?可憐的事,沒人願意去了解墮胎者背後墮胎的原因,這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都戴上了名為「道德」的眼鏡,而一切「不道德」的行為,都被隔離在視線之外,看不見,而「墮胎」便是「不道德」行為之ㄧ,而被這社會視為墮胎罪人的,往往就是女人。

  但懷孕生子絕非容易之事,懷孕期間的辛苦、不便,絕非那些滿嘴倫理道德之人可以體會的,若每個人都有其身體自主權,那為何女人是否墮胎,憑什麼由這社會決定?這社會以的是道德之名,但行的是剝奪女人自由之實。

三、祝福─祥林嫂

  (一)遭遇與變化

  祥林嫂在第一任丈夫死後,便經由衛老婆子的介紹,偷偷的在四叔家工作,但因祥林嫂死過丈夫,四叔對其是不太滿意的,但四嬸堅持,四叔也就作罷。而祥林嫂在四叔家工作也是非常勤快的,隨著時間的推移,祥林嫂的嘴角漸漸有了笑影。

  然而,好景不常,祥林嫂仍被婆婆給發現且抓回去了,被迫許配給第二任丈夫,雖然祥林嫂一開始抵死不從,但終究還是為第二任丈夫生了個孩子,而其丈夫也待她不差,沒想到,祥林嫂的第二任丈夫,年紀輕輕,便患上了傷寒,撒手人寰,而祥林嫂的孩子也在她一個不注意下,被狼叼走,吃了。

  深受打擊的祥林嫂再度回到四叔家工作,或許是因為深受打擊之故,祥林嫂工作起來沒有以往伶俐,尤其四叔認為其遭遇代表著她是不乾不淨之人,便不讓她幫忙有關祭祀之事宜,而這也讓祥林嫂感覺被受傷害,回來後的祥林嫂也常提到其悲慘遭遇,一開始大家是給予同情,但聽久了,他們也對祥林嫂感到厭煩,甚至將其遭遇拿來當作消遣。後來因祥林嫂工作越來越不伶俐,記憶也越來越差,而被打發走人了,而當作者再度回到魯鎮,遇到祥林嫂時,她已成了乞丐,隔天便傳出死訊,而這時節是過年期間。

  (二)分析

  祥林嫂其連續死了兩任丈夫,在傳統中國社會中,被視為所謂的「剋夫」,認為這樣的女人是不吉利的,故大多數人總會離的遠遠的,但人的死因有很多種,憑什麼丈夫的死,必須由女人承擔呢?這無非是這社會對女性的污名化。

  而此文本也突顯出另一個社會病態,便是女人改嫁,文本中祥林嫂的改嫁,成了他人嘲笑的話題,在傳統社會中,女人改嫁是不被諒解、允許、祝福的,彷彿女人改嫁便是犯下滔天大錯般,但男人再娶卻是天經地義、傳承香火?男人可以有好幾段婚姻,而女人卻只能有一段婚姻,太多段婚姻的女人便是水性楊花,或是剋家剋夫?改嫁就代表這女人不忠貞,其實所謂的「烈女不恃二夫」,不過就是這社會強扣在女人身上的枷鎖,而對那些丈夫死後便不再出嫁的女人給予大肆表揚,立貞潔牌坊,更是一種病態的行為。

  而最為諷刺之處,在於文本題目為「祝福」,村人希望藉由此儀式為每一個人帶來幸福,但對於祥林嫂的遭遇,別說是祝福了,連悲憫都沒有,對於她的死,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,這就祝福的本意?難道祥林嫂不值得得到祝福嗎?但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哩,有類似遭遇的女人卻是數也數不清。

 

總結:

  之所以會選擇杜十娘、殊殊、祥林嫂,三人為書寫主題,主要是因為,三者皆為女性,在社會上本生就較為弱勢,而三者不論在身份、地位、行為、遭遇上,皆被這社會絕大多數人所歧視,但這些歧視是極度不公平的,從上述三者個別的分析中,便可看出這社會對於女性,是充滿歧視,刻意壓抑、貶低女性,藉由文字,作者把這些社會病態公諸於事,同時重新定位女性的價值,這也是我想探討三者的原因,這社會必須還給女性一個公道,真正公平地對待女性,而女性同時也要捍衛自身權利,為自己發聲。

 

 

系級:公行一

學號:104106040

姓名:林筱淇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dy23145 的頭像
    judy23145

    judy23145的部落格

    judy23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